|
玉樓春(春半) / 作者:趙長卿 |
江村百六春強半。
拍拍池塘春水滿。
風團柳絮舞如狂,雨壓橘花香不散。
陰陰巷陌閑庭院。
小立危欄羞燕燕。
不知何事未還鄉,除卻青春誰作伴。
|
|
玉樓春(春半)解釋: 《玉樓春(春半)》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村已經過了一百六個春天,春天已經過了一半。
拍打著池塘,春水已經滿溢。
風吹起柳絮,它們像狂舞一樣。
雨壓住橘花的香氣,卻無法散去。
陰暗的小巷和街道,庭院空蕩蕩。
我站在危險的欄桿邊,害羞的燕子飛來飛去。
不知道為什么還沒有歸鄉的理由,
除了年輕的時光,沒有人作為伴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村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描述了江村已經度過了一百六個春天,意味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然而,當前的情景是春天已經過了一半,可能是表示詩人已經過了中年,感嘆時間的短暫和年輕的逝去。
詩中的池塘春水滿溢,暗示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充盈的景象。風吹起柳絮,它們像狂舞一樣,展現出春天的活力和歡愉。然而,雨壓住橘花的香氣,傳達了一種被困或阻礙的感覺,可能是詩人內心的困擾或不安。
詩中也描繪了陰暗的小巷和空蕩的庭院,給人一種寂寞和冷清的感覺。詩人站在危險的欄桿邊,害羞的燕子飛來飛去,這種情景可能是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的象征。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向往和迷茫。詩人不知道為什么遲遲沒有歸鄉的理由,除了青春的逝去,沒有人能作為伴侶。這里的歸鄉可能不僅指地理上的回到家鄉,也可以理解為心靈的回歸、內心的安寧和歸屬感的尋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村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年輕逝去的感慨,以及對歸鄉和內心安寧的追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寄托和共鳴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