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字木蘭花(詠柳) / 作者:趙長卿 |
柳絲搖翠。
翠幄籠陰無限意。
不絆行舟。
只向江邊絆客愁。
月明風細。
分付一江流去水。
嬌眼傷春。
誰是章臺欲折人。
|
|
減字木蘭花(詠柳)解釋: 《減字木蘭花(詠柳)》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長卿。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絲搖翠。翠幄籠陰無限意。
不絆行舟。只向江邊絆客愁。
月明風細。分付一江流去水。
嬌眼傷春。誰是章臺欲折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柳樹為主題,通過描繪柳絲搖曳的景象,表達了柳樹的柔美和生機。詩人以柳樹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將柳樹與江邊、月光、春天等元素相結(jié)合,營造出一種溫婉而凄美的意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主要是對客人離去的思念和對春天的眷戀,以及對人事無常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柳樹為中心,通過描繪柳絲搖曳的景象,展現(xiàn)了柳樹的柔美和生機。柳絲搖翠,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柳樹的飄逸和婉約之美。翠幄籠陰無限意,表達了柳樹的茂盛和枝葉的繁茂,也暗示了柳樹給人以無限遐想和情感上的寄托。
詩中提到的行舟和江邊,是表達詩人對客人離去的思念之情。不絆行舟,意味著柳絲不會妨礙行船,但卻會絆住游客的心思,使他們陷入離別的憂愁之中。這種情感交融在江邊,構(gòu)成了一種別樣的美感。
月明風細,這是詩中的另一個意象,借助月光和微風,詩人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孤寂和對客人的思念。分付一江流去水,這句表達了詩人對江水的囑咐,希望江水能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嬌眼傷春,誰是章臺欲折人"則表達了詩人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嬌眼傷春,折射出詩人對春天的眷戀,也隱含了對光陰易逝的傷感。誰是章臺欲折人,章臺指的是古代的華麗建筑,這里表示人世間的虛華和短暫,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抵擋的命運。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柳樹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fā)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客人離去的思念、對春天的眷戀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展現(xiàn)了一種溫婉凄美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