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 作者:蘇軾 |
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傍鴛鴦起。
平明擊纜石橋亭,慚愧冒寒髯御史。
結(jié)交最晚情獨厚,論心無數(shù)今有幾。
寂寞抱關(guān)嘆蕭生,耆老執(zhí)戟哀揚子。
怪君顏采卻秀發(fā),無乃遷謫反便美。
天公欲困無奈何,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錫為骨,陸子遺味泉冰齒。
賢哉仲氏早拂衣,占斷此山長洗耳。
山頭望湖光潑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問金堂,記與嵇康留石髓。
|
|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解釋: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鴛鴦湖邊月如水,
孤舟夜傍鴛鴦起。
平明擊纜石橋亭,
慚愧冒寒髯御史。
結(jié)交最晚情獨厚,
論心無數(shù)今有幾。
寂寞抱關(guān)嘆蕭生,
耆老執(zhí)戟哀揚子。
怪君顏采卻秀發(fā),
無乃遷謫反便美。
天公欲困無奈何,
世人共抑真疏矣。
毗陵高山錫為骨,
陸子遺味泉冰齒。
賢哉仲氏早拂衣,
占斷此山長洗耳。
山頭望湖光潑眼,
山下濯足波生指。
倘容逸少問金堂,
記與嵇康留石髓。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寄給錢端公安道并寄給錢端的弟弟惠山山人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鴛鴦湖邊的月光如水,孤舟在夜晚靠近鴛鴦湖,清晨時擊纜離開石橋亭。蘇軾對自己的身份感到慚愧,他以冒寒的胡須掩飾自己是一位官員。他表達(dá)了對錢端的深厚情誼,稱他為自己最晚結(jié)交的知己,心靈相通的朋友。他也提到了對蕭生和揚子的思念和哀嘆,以及對時局的感慨。最后他提到了仲氏,指的是陸機,將他視為賢者,贊美他早年就追求真理的勇氣,用洗耳清心的比喻表示他在山中修行。詩末他表達(dá)了對山水的贊美,以及對嵇康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xiàn)了蘇軾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他通過描繪鴛鴦湖的美景,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表達(dá)了對錢端的深厚友誼和對朋友間心靈交流的珍視。他用寂寞抱關(guān)的形象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孤寂和對蕭生、揚子等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對時局的感慨中,他揭示了社會對真實、優(yōu)秀的壓抑,表達(dá)了對時世疏離的痛感。最后,他通過對陸機的贊美和對嵇康的懷念,表達(dá)了對真理追求者的敬佩和對友誼的珍視。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為線索,融合了友情、思念、社會觀察和對真理的追求等多個主題。蘇軾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fā),展示了自己獨特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詩詞充滿了情感和意境。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dá)上深入細(xì)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友情、時局、真理的思考,展示了蘇軾對人生的洞察和感慨。整體氛圍溫婉而含蓄,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