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 / 作者:蘇軾 |
城頭月落尚啼烏,烏榜紅舷早滿湖。
鼓吹未容迎五馬,水云先已飏雙鳧。
映山黃帽螭頭舫,夾道青煙鵲尾爐。
老病逢春只思睡,獨求僧榻寄須臾。
|
|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解釋: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城頭月落尚啼烏,
烏榜紅舷早滿湖。
鼓吹未容迎五馬,
水云先已飏雙鳧。
映山黃帽螭頭舫,
夾道青煙鵲尾爐。
老病逢春只思睡,
獨求僧榻寄須臾。
譯文:
城頭的月亮已經落下,但仍有烏鴉啼叫,
烏榜上紅色的船舷早已滿滿地停在湖中。
鼓吹樂隊還未準備好迎接官員們的到來,
水云中的雙鳧已經先行飛過。
遠山倒映在湖面上,船頭的黃帽子上有龍頭圖案,
路邊的青煙升起,像鵲尾一樣翻卷。
年老多病的我在春天來臨時只想睡覺,
獨自尋求僧侶的床榻,寄托片刻的寧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以及蘇軾自己的感受和追求。在城頭的夜晚,月亮已經落下,烏鴉仍然啼叫,給人一種寂靜而寂寥的感覺。烏榜上停滿了紅色的官船,預示著官員們即將到來。然而,鼓吹樂隊還沒有準備好,水云中的雙鳧已經先飛過,給人一種靜謐而溫馨的氛圍。
接下來,蘇軾描繪了湖上的景色,遠山倒映在湖面上,船頭上的黃帽子上有著龍頭的圖案,給人一種威嚴而莊重的感覺。路邊升起的青煙像鵲尾般翻卷,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他年事已高,身體多病,只希望在春天來臨時能夠安靜地休息。他獨自尋求僧侶的床榻,寄托片刻的寧靜和安寧。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內心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短暫性的思考,表達了對寧靜和安逸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禪宗與佛教的傾慕。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蘇軾樸素而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