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霜夜) / 作者:趙長卿 |
門外寒江泊小船。
月明留客小窗前。
夜香燒盡更聲遠,斗帳低垂暖意生。
醺著酒,炙些燈。
伴他針線懶成眠。
情知今夜鴛鴦夢,不似孤篷宿雁邊。
|
|
鷓鴣天(霜夜)解釋: 詩詞:《鷓鴣天(霜夜)》
作者:趙長卿(宋代)
門外寒江泊小船,
月明留客小窗前。
夜香燒盡更聲遠,
斗帳低垂暖意生。
醺著酒,炙些燈。
伴他針線懶成眠。
情知今夜鴛鴦夢,
不似孤篷宿雁邊。
中文譯文:
船只停泊在寒江之外的門外,
月光明亮地照耀在小客棧的窗前。
夜香已燒盡,更遠處傳來陣陣寂靜,
帳篷低垂,溫暖的意念涌起。
微醺著酒,點燃一些燈光。
陪伴他,懶散地縫補著衣物入眠。
我知道今夜鴛鴦鳥卻只會單獨夢見對方,
與孤獨的船篷旁的宿飛雁不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趙長卿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寒冷的秋夜景象,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孤寂的感受。
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一艘小船停泊在寒江之外的門外,暗示著船上有旅客,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分離。接著,詩人描繪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小客棧的窗前,月明如晝,似乎為離別的人提供了一絲慰藉。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運用了夜香燒盡和斗帳低垂的形象,表達了寂靜的夜晚,以及內心溫暖的情感。夜香燒盡,寓意著時間的流逝,更遠處的寂靜則象征著離別的距離。而帳篷低垂,則給人以一種溫暖的感覺,暗示著在這個寒冷的夜晚,有一份關懷和溫暖。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微醺著酒,點燃燈光,陪伴著一個人慢慢入眠,用針線懶散地縫補衣物。這里表現出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他用酒和燈光來陪伴自己,以緩解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最后兩句"情知今夜鴛鴦夢,不似孤篷宿雁邊",詩人意味深長地表達了自己知道今夜鴛鴦鳥(一對鳥)會做夢相聚,而與孤獨的宿飛雁(單獨的鳥)相比,則有著不同的命運。
整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孤獨的感受。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寒江、月明、夜香、帳篷等形象來烘托氛圍,以及詩人自身的醺醉、燈光和針線的描寫,展現了內心的情感和對離別的思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傳遞了一種深情和孤寂的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