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初冬旅思) / 作者:趙長卿 |
楓林颯颯凋寒葉。
汀蘋敗蓼遙相接。
景物已非秋。
凄涼動客愁。
還家貧亦好,肯厭杯中草。
香飯滑流匙。
三登快樂時。
|
|
菩薩蠻(初冬旅思)解釋: 《菩薩蠻(初冬旅思)》是宋代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楓林颯颯凋寒葉。
汀蘋敗蓼遙相接。
景物已非秋。
凄涼動客愁。
還家貧亦好,肯厭杯中草。
香飯滑流匙。
三登快樂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初冬時節下的一幅凄涼景象,以及作者旅途中的思緒。楓林中的樹葉凋零,水邊的蘋草和蓼草相互交錯。自然界的景物已經不再是秋天的景色,這種凄涼的變化觸動了旅途中的游子的憂愁之情。回家雖然貧窮,但也不愿厭棄杯中的草酒,香飯順滑地從匙上滑落。登上三層樓時,感到快樂。
賞析:
這首詩以初冬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以及游子的心情,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楓林凋零的描寫傳達了季節的變遷和荒涼的氛圍。楓林颯颯的聲音和凋謝的葉子,暗示著秋天的結束,進一步加強了詩歌中的凄涼氣氛。
接著,描繪了汀邊的蘋草和蓼草相互交錯,營造出一種荒涼的景象。這種景象與傳統的秋景不同,景物已經失去了秋天的色調和生機,進一步強調了凄涼的感覺。
在描繪景物的同時,詩中還融入了游子的感受和思考。作者通過"凄涼動客愁"一句,將自己作為旅途中的游子,感受到了景物凄涼所帶來的憂愁之情。這種情感表達了離鄉背井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與自然景物的凄涼相互映襯,增強了詩歌的情感共鳴。
而在最后兩句中,作者表達了對貧窮生活的接受和對簡單快樂的追求。作者表示即使回到貧窮的家中,也不愿厭棄杯中的草酒,以及享受香飯從匙上滑落的快樂。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快樂的追求,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初冬凄涼的景色和游子的心情,表達了對季節更替和生活境遇的思考。同時,通過對簡樸生活和快樂的追求的描繪,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整首詩既有景物描寫,又有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