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天曉角(詠梅) / 作者:趙長卿 |
香來不歇。
誰把南枝折。
的礫疏花初破,都因是、夜來雪。
清絕。
十分絕。
孤標難細說。
獨立野塘清淺,誰作伴、空夜月。
|
|
霜天曉角(詠梅)解釋: 《霜天曉角(詠梅)》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趙長卿。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氣不曾停息。
誰摘了南邊的枝條。
零星的花兒初次綻放,
都因為夜間的雪。
清冷。十分冷。
寂寞的標志難以細述。
獨自矗立在野塘的清淺之中,
誰來陪伴,只有空蕩的夜月。
詩意:
這首詩以詠梅為題,通過描繪冰冷的冬天和寂寞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詩中的梅花象征堅強和孤獨,與寒冷的天氣形成對比,突顯出作者心境的孤獨和清冷之感。詩人通過梅花的形象,反映了自己在寒冷冬天的境遇,同時也暗示了他內心的堅韌和獨立精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對孤獨的深切感受。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描寫,將梅花與冰冷的冬天相結合,表現出一種寂寞而堅定的情感。詩中的“香來不歇”描述了梅花的芬芳香氣,展現了梅花的堅韌和頑強的生命力。而“誰把南枝折”則暗示了梅花的孤獨和被剝離的狀況,象征著詩人的孤獨和無依。
詩中的“礫疏花初破,都因是、夜來雪”描繪了零星的梅花初次開放,與夜間的雪相映成趣,給人以冷傲而美麗的感覺。接著,“清絕。十分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冷寂之情,強調了梅花的獨特品質和與眾不同的存在感。
最后兩句“孤標難細說。獨立野塘清淺,誰作伴、空夜月。”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獨自矗立在野塘清淺之中的梅花,形成了與空蕩的夜月相對照的景象,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寫,以及與冰冷孤寂的冬天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孤獨和堅韌的思考和感悟,展現了梅花的獨特魅力和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