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早春) / 作者:趙長卿 |
不憤江梅噴暗香。
春前臘后正凄涼。
霜風雪月忍思量。
斜倚幽林如有恨,玉鱗飛后轉堪傷。
時人那解惜孤芳。
|
|
浣溪沙(早春)解釋: 《浣溪沙(早春)》是宋代詩人趙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憤江梅噴暗香。
春前臘后正凄涼。
霜風雪月忍思量。
斜倚幽林如有恨,
玉鱗飛后轉堪傷。
時人那解惜孤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早春時節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憤懣和寂寞。詩中以江梅噴發暗香的景象為引子,暗示著春天即將來臨,然而此時依然寒冷蕭條。詩人思量著寒霜、寒風、冰雪和皎潔的月光,感嘆時間的流逝,忍受著孤獨和思念之苦。斜倚在幽深的林間,詩人仿佛有著無盡的遺憾和傷感,只能懷念曾經美麗的時刻。然而,時人卻無法理解和珍惜這孤獨的芳香。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筆觸勾勒出早春的凄涼景象,通過描寫孤獨和寂寞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懷舊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江梅噴發暗香、霜風雪月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效果。詩人以幽林為背景,借以凸顯自己的孤獨和無奈,詩人的心情似乎傾斜在幽林之間,仿佛有無法釋懷的遺憾和傷感。最后兩句詩詞中,詩人對于時人的漠視和無情表達了一種無奈和無法被理解的孤獨感。
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內心的憤懣和思念之情。在凄涼的春天中,詩人的心境和自然景色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悲涼而又美麗的意境。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細的描寫,展示了趙長卿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