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重臺梅) / 作者:趙長卿 |
檀心刻玉幾千重。
開處對房櫳。
黃昏淡月籠艷,香與酒爭濃。
宜輕素,鄙輕紅。
思無窮。
化工著意,南南北北,一種東風。
|
|
訴衷情(重臺梅)解釋: 《訴衷情(重臺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長卿。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檀心刻玉幾千重。
開處對房櫳。
黃昏淡月籠艷,
香與酒爭濃。
宜輕素,鄙輕紅。
思無窮。
化工著意,
南南北北,
一種東風。
詩意: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展現了作者對梅花的深情。詩中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魅力,以及作者對它的熱愛和思考。
賞析:
首句"檀心刻玉幾千重",用檀木雕刻出的玉器來形容梅花,意味著梅花的美麗超越了塵世的凡俗。接著描述了梅花盛開的場景,"開處對房櫳",形象地描繪了梅花的嬌媚與高貴。
黃昏時分,淡月映照下的梅花更顯得妖艷動人,"黃昏淡月籠艷"。梅花的香氣與美酒爭相濃郁,"香與酒爭濃",表達了梅花的芬芳和吸引力。
接下來的兩句"宜輕素,鄙輕紅",表達了作者對淡雅素凈的梅花的喜愛,而對于鮮艷奪目的紅花則持有鄙視之情。這種審美取向體現了宋代文人對于質樸和內涵的追求。
最后一句"思無窮,化工著意,南南北北,一種東風",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思考和品味。作者通過觀察梅花的美麗和獨特,深入思索梅花背后的意義和象征。"化工著意"表示作者對梅花的藝術處理和表現,"南南北北,一種東風"則表明梅花的美麗影響了南方和北方的文人,成為一種共同的藝術風格。
總體來說,《訴衷情(重臺梅)》以細膩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深情和對藝術的追求。通過梅花的形象,作者抒發了對質樸、內涵和精神追求的崇敬與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