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送春) / 作者:趙長卿 |
只慣嬌癡不慣愁。
離情渾不掛眉頭。
可憐惱盡尊前客,卻趁東風上小舟。
真個去,不忄欠留。
落花流水一春休。
自憐不及春江水,隨到滕王閣下流。
|
|
鷓鴣天(送春)解釋: 《鷓鴣天(送春)》是宋代詩人趙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春天的情景,表達了對逝去春光的惋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只慣嬌癡不慣愁。
離情渾不掛眉頭。
可憐惱盡尊前客,
卻趁東風上小舟。
真個去,不忄欠留。
落花流水一春休。
自憐不及春江水,
隨到滕王閣下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離別之情。首句"只慣嬌癡不慣愁"意味著詩人過去只習慣于享受春天的嬌媚之美,而不曾體會春天離去所帶來的憂愁。"離情渾不掛眉頭"表明詩人對于離別并沒有過多的憂慮和牽掛。接下來的兩句"可憐惱盡尊前客,卻趁東風上小舟"描繪了詩人在宴會上與朋友們盡情地暢飲作樂,然后乘著春天的東風,乘船遠行。這里的"尊前客"指的是宴會中的賓客,詩人在他們的相伴下離開。
接著,詩人用"真個去,不忄欠留"表達了自己離別的果斷和堅決,不再停留。"落花流水一春休"這句表達了春天的短暫和流逝,花謝水流,一年的春光就此結束。最后兩句"自憐不及春江水,隨到滕王閣下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自嘲和自憐,他感嘆自己無法像春江水一樣流動不息,而只能順從命運的安排,跟隨著時間的流逝。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離別和時光的流逝的感慨。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詩人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中的意象和情感在表達上相得益彰,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