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春 / 作者:趙長卿 |
落了丹楓殘了菊,秋色苦無多。
誰喚西風泣淚羅,吹恨入星河。
碧枝頭金粟鬧,曾乖翠云窩。
重柔檀英憶兩娥。
無奈冷香何。
|
|
武陵春解釋: 《武陵春》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長卿。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了丹楓殘了菊,
秋色苦無多。
誰喚西風泣淚羅,
吹恨入星河。
碧枝頭金粟鬧,
曾乖翠云窩。
重柔檀英憶兩娥,
無奈冷香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內心的情感。詩人以武陵春景為背景,觸發了他對秋天的感慨和思考。紅葉凋零,菊花殘敗,秋色漸深,給人帶來苦澀的感覺。西風呼嘯,似乎在哭泣,它吹起的風把人們的悲傷吹送到了星河之中。樹枝上的碧綠和金黃的谷粒在歡鬧,曾經溫柔的云朵也被打散了,只有一些溫柔的檀木和娥娥兩位姑娘的回憶。然而,無奈的是,這些美麗的景色和回憶都已經變得冷漠無情,不再擁有原來的香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武陵春景是中國文學中常見的意象之一,常被用來象征美好的時光和景色。然而,詩中的景色已經凋零,表達了歲月無情的洗禮,時間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西風泣淚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無奈之情,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增加了詩詞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詩詞中的金粟和翠云等形象的運用,增添了一種活潑和生動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富有生命力。然而,這些形象都是曾經的事物,現在只能通過回憶來感受,這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線索,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情感的表達,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珍貴回憶的思考和感慨。它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交融,給讀者帶來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