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即席紀游) / 作者:劉辰翁 |
去似賞花移。
處處開尊亦不辭。
梨栗又空醅又盡,方知。
舊日驪駒勸客歸。
歸路月相隨。
兒子門生個個遲。
坐久不知無可待,堪疑。
向道兒癡直是癡。
|
|
南鄉子(即席紀游)解釋: 《南鄉子(即席紀游)》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家鄉就像欣賞花朵的遷移,
每個地方都開滿酒壇,也從不辭行。
梨和栗子既然都被空醅和空盡,
才知道過去驪駒勸客人歸。
回程的路上,月亮相隨著我們。
兒子們和門生們一個個都遲遲不歸。
長時間坐著,不知道有什么可等待的,
不禁產生疑慮,懷疑這些年輕人是不是癡癡傻傻的。
詩意和賞析:
《南鄉子(即席紀游)》是一首描寫離鄉之游的詩詞。詩人離開家鄉,感觸頗深,他將自己離鄉的心情比喻為賞花的遷移,意味著他對于離開家鄉的感受就像是離開了美麗的花園一樣。詩中提到,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看到酒壇的開啟,這反映了游子的心態,他在外地尋找安慰和慰藉,用酒來解愁。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家鄉的思念之情,因為他知道梨和栗子已經被消耗殆盡,這象征著他離開家鄉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詩中還有一個主題是歸鄉的勸導。詩人提到過去的驪駒曾勸說過客人歸鄉,這是對于歸鄉的美好向往和渴望。而詩人自己也在回程的路上,月亮陪伴著他,給予他一種安慰和指引,使他更加期待回到家鄉。
然而,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兒子和門生們的失望。詩人發現他們一個個都遲遲不歸,坐久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可等待的,這引起了他的懷疑和疑慮。他用“堪疑”來形容自己對于這些年輕人的評價,認為他們癡癡傻傻,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
整首詩以離鄉之游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對于離鄉和歸鄉的復雜情感。離鄉讓他感到無依無靠,而歸鄉帶給他希望和期待。與此同時,他對于家人和門生們的失望也體現了他對于社會現象的批判和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離鄉的痛苦、歸鄉的渴望以及對于時代風貌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感悟和對于理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