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絳唇(和訪梅) / 作者:劉辰翁 |
一雪蹉跎,蹇驢不載吟鞭去。
夜聽春雨。
踏雪差無苦。
待得花晴,總是游人處。
梅應許。
小橋延佇。
蜂蝶先成路。
|
|
點絳唇(和訪梅)解釋: 《點絳唇(和訪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場雪過去了,我蹇驢不載吟鞭去。
夜晚聆聽春雨,踏雪行走并不辛苦。
等待花開的晴天,總是在游人的地方。
梅花應允了我的邀約,小橋上我等待著。
蜜蜂和蝴蝶已經先行,它們成為了道路。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雪后的春景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盼和喜愛。詩人以自己騎著蹇驢,不用驅策鞭子,自由自在地前往欣賞春天的美景。夜晚,詩人靜靜地聆聽著春雨的聲音,踏著白雪行走,卻并不感到辛苦。詩人期待著花開的晴天,這時游客們都會聚集在花的周圍。梅花應允了詩人的邀約,而詩人在小橋上等待著梅花的盛開。蜜蜂和蝴蝶已經先行,它們在春天里成為了一條繁忙的道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詩人通過對蹇驢不載吟鞭去的描寫,表達了他在春天來臨之際,不需要任何束縛和驅策,可以自由地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夜晚聆聽春雨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感受。踏雪差無苦的描寫,展示了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待得花晴,總是游人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繁華景象的期盼和向往。梅應許的描寫,展示了詩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傳遞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切期盼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給人以愉悅和舒暢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