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元宵) / 作者:劉辰翁 |
不是重看燈,重見河邊女。
長是蛾兒作隊行,路轉風吹去。
十載慶元宵,滿耳番腔鼓。
欲識尊前太守誰,起向尊前舞。
|
|
卜算子(元宵)解釋: 《卜算子(元宵)》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辰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是重看燈,重見河邊女。
長是蛾兒作隊行,路轉風吹去。
十載慶元宵,滿耳番腔鼓。
欲識尊前太守誰,起向尊前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宵節的場景和情感。詩人表示,他并不是因為看燈而重要,而是因為再次見到了河邊的女子而感到重要。蛾兒是指舞蹈中的女子,她們排成隊伍,隨著曲調轉動,像風一樣飄動。詩人在十年的時間里多次慶祝元宵節,每次都能聽到歡快的打擊樂聲。他希望能認識舞臺前的太守是誰,于是他起身向舞臺前跳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元宵節的場景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思念和對節日歡慶的喜悅之情。詩人不再單純關注燈火,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河邊的女子,顯示了他對女子的重視和眷戀之情。蛾兒舞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女子舞蹈時的柔美與輕盈。詩人通過描寫元宵節慶?;顒又械姆还穆?,表達了他對歡樂氛圍的感受。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太守身份的好奇,決定向他跳舞以表達自己的敬意。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以及對細節的描繪,展示了元宵節的熱鬧場景和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女子和節日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對歡慶的渴望。整首詩詞充滿了節日的喜悅和浪漫情懷,讀來令人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