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春日山行) / 作者:劉辰翁 |
江波何似西湖曲。
村煙相對峰南北。
何處不青青。
青青是漢塋。
長亭芳草路。
寒食誰家墓。
舊日厭殘紅。
人行九里松。
|
|
菩薩蠻(春日山行)解釋: 《菩薩蠻(春日山行)》是宋代詩人劉辰翁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波何似西湖曲。
村煙相對峰南北。
何處不青青。
青青是漢塋。
長亭芳草路。
寒食誰家墓。
舊日厭殘紅。
人行九里松。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在春日行山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對過往歲月的思念以及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敘述人物情感,展示了劉辰翁獨特的詩意和意境。
首句“江波何似西湖曲。”表達了對江水波光粼粼、宛如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接著,“村煙相對峰南北。”描述了山村炊煙在山峰之間相互呼應的景象,展現了山水相依的和諧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何處不青青。青青是漢塋。”描繪了環境無不郁郁蔥蔥的景象,而蔥綠的草地就是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這里可能指代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長亭芳草路。寒食誰家墓。”這兩句表達了對長亭芳草、寒食時節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對生死的思考。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會前往墓地祭掃,這里可能指代詩人探訪墓地,思念逝去的親人。
最后兩句“舊日厭殘紅。人行九里松。”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厭倦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行走在九里長道上的行人和伴隨其旅行的松樹,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思考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對歷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劉辰翁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