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題陳敬之扇) / 作者:劉辰翁 |
乘鸞著色,疾蠅誤拂。
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東陽,便看取、薰時清適。
清風去暑,閑題當日。
宰相紗籠誰識。
封丘門外定何人,這一點、瞞他不得。
|
|
鵲橋仙(題陳敬之扇)解釋: 《鵲橋仙(題陳敬之扇)》是宋代劉辰翁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乘鸞著色,疾蠅誤拂。
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東陽,
便看取、薰時清適。
清風去暑,閑題當日。
宰相紗籠誰識。
封丘門外定何人,
這一點、瞞他不得。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場景,描繪了一種仙境般的美景。詩人乘坐鸞車,穿越過宇宙,看到了一幅用鮮艷的顏料繪制的美麗畫卷。然而,這一切都只是羲和(古代神話中的化妝師)醉酒后墨色的一瞬間所能比擬。偶然間,詩人得到了一把東陽的扇子,展開后發現上面繪有清新宜人的景色。清風吹走了炎炎夏日的燥熱,詩人心情閑適。然而,這樣的美景和心情只有自己能夠體會,而宰相的帷幕誰能識別?在封丘門外,是誰注定會擁有這美景和心境呢?這一點只有詩人自己知曉,而他卻不愿意透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仙境般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繪,如乘鸞、羲和、醉墨等,給人以華麗、絢爛的感覺。同時,通過對宰相紗籠和封丘門外的提及,詩人也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表達了一種自知之明和深沉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優美,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俗、追求理想境界的感受。
這首詩詞中融合了仙境、繪畫、扇子等元素,通過獨特的寫作手法和意象,將美景與內心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它以一種含蓄而深邃的方式,將美的追求、思考和內心的獨白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間。同時,詩中的反問和疑問也增強了詩人內心世界的神秘感和獨特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劉辰翁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它以獨特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將美景與內心情感相結合,給人以一種超越現實的感受,令人陶醉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