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鵲橋仙(自壽二首) / 作者:劉辰翁 |
輕風(fēng)淡月,年年去路。
誰識小年初度。
橋邊曾弄碧蓮花,悄不記、人間今古。
吹簫江上,沾衣微露。
依約凌波曾步。
寒機何意待人歸,但寂歷、小窗斜雨。
|
|
鵲橋仙(自壽二首)解釋: 《鵲橋仙(自壽二首)》是宋代劉辰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輕風(fēng)淡月,年年去路。
誰能認識小年剛度。
橋邊曾經(jīng)弄碧蓮花,
靜靜地不記得,人間的今古。
吹著簫在江上,微露沾濕了衣裳。
按照約定,曾經(jīng)行走在波浪之上。
寒機為何等待人的歸來,
只是靜靜地歷經(jīng)了小窗斜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而離別的場景,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光陰的流逝。詩人以輕風(fēng)淡月為背景,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時光的推移,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流轉(zhuǎn)。詩中提到了鵲橋,以及過去曾在橋邊弄碧蓮花的情景,寓意著過去的美好已經(jīng)逝去,人們很難再回到過去的時光。吹簫江上、沾衣微露的描寫,表現(xiàn)出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留戀之情。最后,寒機等待人的歸來,小窗斜雨的描寫,映襯出一種寂寥和孤寂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展現(xiàn)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通過描繪輕風(fēng)淡月和橋邊弄碧蓮花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留戀之情。詩中的吹簫江上和沾衣微露的描寫,給人以幽靜、凄涼的感覺,進一步加深了詩詞的情感表達。最后,寒機等待人的歸來和小窗斜雨的描寫,將孤寂和寂寥的氛圍進一步渲染,使整首詩詞更具有思索和反思的意味。
《鵲橋仙(自壽二首)》以簡潔的詞語和深邃的意境,喚起人們對光陰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通過描繪過去美好時光的消逝和寂寥的現(xiàn)實,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感慨,引發(fā)讀者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展現(xiàn)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富有詩意和情感共鳴,是一首值得品味和反思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