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謝友人) / 作者:劉辰翁 |
老去尚呼張丈,醉中自惜熊兒。
越王臺上鷓鴣啼。
三朝臣不遇,無復好文時。
情緒幽幽似結,鬢絲索索禁吹。
病來魂不到相思。
散人腰已散,倚杖嘆吾衰時苦腰帶。
|
|
臨江仙(謝友人)解釋: 《臨江仙(謝友人)》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仍呼喚張丈,醉中自憐如熊兒。越王臺上鷓鴣啼。三朝宰臣未得遇,再無好文之時。情緒悠悠似被束縛,鬢發稀疏禁止吹拂。疾病襲來,魂魄無法飛往相思之地。放浪之人腰帶已散,倚杖嘆息我衰老時的辛酸。
詩意和賞析:
《臨江仙(謝友人)》是一首充滿感慨和自嘲的詩詞。詩人劉辰翁在歲月的流轉中感嘆自己已經年老,還在呼喚著已故的朋友張丈,以及自己的年輕時光。他在酒醉之中自憐自艾,將自己比作一只失去了母親的小熊,孤獨無助。詩中提到越王臺上鷓鴣啼,這是指越王勾踐在吳國被囚禁時,聽到鷓鴣的啼聲而悲傷,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
劉辰翁在詩中表達了自己作為一位宰臣三朝不得遇時艱難的心情,表示自己無法在逆境中發揮才華,再也找不到那個能夠創作出好文的時光。他的情緒幽幽,似乎被束縛起來,鬢發稀疏,禁止吹拂,這種形容也暗示了他自身的衰老和疲憊。
詩中還描繪了詩人患病的景象,他的魂魄無法到達心中思念之人的身邊,表達了對遠離親人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最后,他以放浪之人腰帶已散的形象,倚杖嘆息自己衰老時的苦楚。
整首詩以自嘲和自憐的口吻寫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通過對個人經歷的描寫,劉辰翁將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