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迎春) / 作者:劉辰翁 |
去年太歲田間土,明日香煙壁下塵。
馬上新人紅又紫,眼前歌妓送還迎。
釵頭燕,勝金紃。
燕歌趙舞動南人。
遺民植杖唐巾起,閑伴兒童看立春。
|
|
鷓鴣天(迎春)解釋: 《鷓鴣天(迎春)》是宋代劉辰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年太歲田間土,
明日香煙壁下塵。
馬上新人紅又紫,
眼前歌妓送還迎。
釵頭燕,勝金紃。
燕歌趙舞動南人。
遺民植杖唐巾起,
閑伴兒童看立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春天的到來和人們迎接春天的歡樂場景。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活動,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對新年的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人們的生活場景,展現了春天的喜悅和熱鬧氣氛。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具體解析:
1."去年太歲田間土":指去年的歲星已經離開了田間的土地。太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一種兇神,所以這句話意味著吉祥的春天即將來臨。
2."明日香煙壁下塵":預示著明天春天的氣息將彌漫在墻壁下的塵埃中。這句詩意蘊含著春天的氣息已經逼近,人們即將迎來春天的喜悅。
3."馬上新人紅又紫":形容春天里新出現的鮮花,紅色和紫色的花朵綻放在田野上。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春天里新生事物的興起和蓬勃發展。
4."眼前歌妓送還迎":描述了歌妓們在春天中送別冬天,并迎接春天的場景。這里歌妓的形象可以視為春天的象征,預示著春天的歡樂和歌舞。
5."釵頭燕,勝金紃":釵頭燕是指用來裝飾頭飾的燕子羽毛。這句話形容了裝飾華麗的頭飾,比得上金絲繡帶。表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繁華。
6."燕歌趙舞動南人":描繪了南方地區春天的歡慶場景,燕子歌唱,趙舞舞動。南方的人們在春天中熱情洋溢,共慶新年的到來。
7."遺民植杖唐巾起":遺民指的是流離失所的人們,他們拄著拐杖,系著唐朝的頭巾,重新振作起來。這里表達了人們在春天中迎接新生活、重拾希望的情感。
8."閑伴兒童看立春":描繪了兒童們在春天里閑適地相伴,一起觀看立春的景象。這里展現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輕松和快樂。
整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線,通過豐富的細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喜悅和熱鬧氣氛。詩人通過春天的到來和人們的歡慶活動,表達了對新年的期待和對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歡樂和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