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上元月明,無燈,明日霰雨屢作) / 作者:劉辰翁 |
璧彩籠塵,金吾掠路。
海風吹斷樓臺霧。
無人知是上元時,一夜月明無著處。
早是禁煙,朝來凍雨。
東風自放銀花樹。
雪晴須有踏青時,不成也待明年去。
|
|
踏莎行(上元月明,無燈,明日霰雨屢作)解釋: 《踏莎行(上元月明,無燈,明日霰雨屢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璧彩籠塵,金吾掠路。
海風吹斷樓臺霧。
無人知是上元時,一夜月明無著處。
早是禁煙,朝來凍雨。
東風自放銀花樹。
雪晴須有踏青時,不成也待明年去。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上元節的景象。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農歷正月十五日,也是元宵節。詩中寫到的是上元月夜的景色,沒有燈火,卻有明亮的月光。詩人劉辰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個夜晚,展示了寂靜而祥和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上元節夜晚景色的感受。首句“璧彩籠塵,金吾掠路”描繪了瑞彩繽紛的風景和金甲衛士的巡邏,烘托出喜慶的氣氛。接著,詩人描述了海風吹散樓臺上的霧氣,展示了月光的明亮。然而,這個節日在人們熟睡的時候來臨,沒有人知道這是上元節的時刻,月光照耀著寂靜的夜晚,沒有人在外面踏青。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早晨的景色。禁煙指的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朝來凍雨則形容寒冷的雨水。東風放銀花樹,表明春天即將到來,雪晴之時將會有人踏青。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期待,即使不能在今年踏青,也會等待明年的到來。
整首詩詞通過對上元節夜晚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寂靜、明亮和期待的氛圍。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方式,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而祥和的節日夜晚。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劉辰翁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