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影搖紅(立春日雪,和秋崖韻) / 作者:劉辰翁 |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銀幡舞。
東風點點亂茶煙,留到明朝否。
掩袖凝寒不語。
漫黏酥、枝枝縷縷。
斷腸休似,飛絮多時,落梅深處。
仙掌擎來,翠眉斂半看成露。
驚沙馬上面簾輕,誰貴氈廬主。
多少高陽伴侶。
到如今、沈冥幾許。
乘槎相問,萬里銀河,欲歸無路。
|
|
燭影搖紅(立春日雪,和秋崖韻)解釋: 《燭影搖紅(立春日雪,和秋崖韻)》是宋代劉辰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銀幡舞。
東風點點亂茶煙,留到明朝否。
掩袖凝寒不語。漫黏酥、枝枝縷縷。
斷腸休似,飛絮多時,落梅深處。
仙掌擎來,翠眉斂半看成露。
驚沙馬上面簾輕,誰貴氈廬主。
多少高陽伴侶。到如今、沈冥幾許。
乘槎相問,萬里銀河,欲歸無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江郊的景象。春天的江邊,一位美麗的女子吹著口琴,銀色的舞旗在風中翩翩起舞。微風點點拂過茶煙,或許會留到明天早晨。女子輕輕地掩住袖子,凝視著寒冷的景色,黏附在枝條上的雪花似乎無法融化。這樣的景象讓人想起落梅深處的凄美景色。
仙掌是一種華麗的花朵,它被女子輕輕拿在手中,她的眉毛半垂下來,幾乎成了露水。突然,一陣微風掀起窗簾,驚動了正在馬上的過路人,這位主人住在豪華的氈廬中。多少高雅的伴侶如今都沉寂無聲,只有這位主人乘坐槎船,漂泊在遙遠的銀河之上,卻找不到回家的路。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江邊的景色和主人公的心境。通過描寫風花雪月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無法回歸的遺憾之情。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暗示,如素娥吹下的銀幡舞、留到明朝的亂茶煙、黏附在枝條上的飛絮和落梅深處等,使詩意更加豐富深遠。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容貌和舉止,展示了她的高雅和美麗。女子手中擎來的仙掌、眉毛半垂下來如露水,都表現(xiàn)了她的仙姿玉貌。同時,詩人通過對面簾輕動和氈廬主的描寫,暗示了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裕生活。
整首詩情感綿綿,意境深遠。通過對風景、人物和情感的描繪,詩人抒發(fā)了對往昔歲月的懷念和對迷失歸途的無奈。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富有意象的語言,營造出一種幽靜、凄美的氛圍,給人以深切的感受。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如東風點點亂茶煙與留到明朝否的對比,落梅深處與斷腸休似、飛絮多時的象征等,增加了詩的藝術張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春日江郊景色和主人公內(nèi)心的描繪,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無法回歸的遺憾之情。它展現(xiàn)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以及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無奈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象征也豐富了詩意,給人以深遠的思考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