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怪梅一株,為北客載酒移置盆中,偉然) / 作者:劉辰翁 |
歲寒相命,算人間、除了梅花無物。
窺宋三年又不是,草草東鄰鑿壁。
偃蹇風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驕雪。
白家人至,一枝橫出終杰。
寂寞小小疏籬,探花使斷,知復何時發。
北驛不來春又遠,只向窗前埋滅。
好在冰花,著些風筱,怎不清余發。
補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問更好。
|
|
酹江月(怪梅一株,為北客載酒移置盆中,偉然)解釋: 《酹江月(怪梅一株,為北客載酒移置盆中,偉然)》是宋代劉辰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寒相命,算人間、除了梅花無物。
窺宋三年又不是,草草東鄰鑿壁。
偃蹇風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驕雪。
白家人至,一枝橫出終杰。
寂寞小小疏籬,探花使斷,知復何時發。
北驛不來春又遠,只向窗前埋滅。
好在冰花,著些風筱,怎不清余發。
補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問更好。
詩意:
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對孤寂寒冷環境的思考。作者以冬天的景象作為背景,將梅花視為人間唯一的存在,突顯了梅花在荒涼季節中的獨特美麗。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對春天的期待。
賞析:
1.詩中運用了寒冷的冬天作為背景,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孤獨和寂寞的感受。梅花成為冬季中的獨特存在,與周圍的一切形成對比,凸顯了其堅韌不拔的品質。
2.詩中借用梅花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觀察和描繪,展示了梅花在冰雪覆蓋之下的清雅和傲然,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詩中也滲透著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繁花盛開的向往。作者以北方為背景,將北驛的春天描繪成遙不可及的景象,突出了春天的寶貴和渴望。
4.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對比、象征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比喻,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梅花的獨特之美和作者的心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孤寂環境中美的追求和對春天的渴望。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使其更具藝術感和表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