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 / 作者:劉辰翁 |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陽鴛石。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猶癖。
藉甚不禁君再顧,嫣然卻記渠初拆。
黯銷魂、欲盡更堪憐,終難得。
猶記是,卿卿惜。
空復見,誰誰摘。
但當時一笑,也成陳跡。
我懶花殘都已往,詩朋酒伴猶相覓。
聽連宵、又雨又還晴,鳩鳴寂。
|
|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解釋: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陽鴛石。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猶癖。
藉甚不禁君再顧,嫣然卻記渠初拆。
黯銷魂、欲盡更堪憐,終難得。
猶記是,卿卿惜。
空復見,誰誰摘。
但當時一笑,也成陳跡。
我懶花殘都已往,詩朋酒伴猶相覓。
聽連宵、又雨又還晴,鳩鳴寂。
譯文:
淡淡的胭脂色彩,仿佛褪去了,像景陽鴛石一樣。
依舊是春眠未醒,心中還有一絲迷戀。
何必再禁不住你的回顧,你依然記得初次拆開它時的美麗。
黯然銷魂之色,欲盡又更加可憐,卻無法得到完美。
我仍然記得,你的深情憐惜。
空虛地再見,由誰來采摘呢?
但是當時的一笑,也成為了過去的痕跡。
我已懶得追求凋謝的花朵,卻仍在尋找詩友和酒伴。
聽著連綿的夜雨,又轉為晴朗,鳩鳴聲中的寂靜。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海棠花為主題,通過描寫花的顏色、形態(tài)和美麗,表達了作者對美的熱愛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
詩中的海棠花以淡淡的胭脂色彩和景陽鴛石的美麗相比,展示了它的嬌艷和高貴。作者形容海棠花依然保持著春眠未醒的姿態(tài),心中仍懷有對美的迷戀,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追求。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無奈和遺憾。作者感嘆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美麗的海棠花終將凋謝。盡管作者依然記得初次見到海棠花時的美麗,但這美麗逐漸消失,難以得到永恒。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美好回憶的珍惜,卻也表明這些已經(jīng)成為過去,只能作為陳跡存在。詩末以聽雨聽鳥鳴的寂靜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時刻的向往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通過描繪海棠花的美麗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表達了作者對美的熱愛和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寄托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寧靜時刻的向往補充說明:
這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宋代,作者劉辰翁(字辰翁)是南宋時期的文學家和官員。他以詞章擅長,作品以豐富的意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著稱。
《滿江紅(海棠下歌后村調共和)》是劉辰翁的代表作之一,以優(yōu)美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光陰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在宋代被廣泛傳誦,被譽為宋代詞的經(jīng)典之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