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都尉偶得耳疾 / 作者:蘇軾 |
君知六鑿皆為贅,我有一言能決疣。
病客巧聞床下蟻,癡人強覷棘端猴。
聰明不在根塵里,藥餌空為婢仆憂。
但試周郎看聾否,曲音小誤已回頭。
|
|
次韻王都尉偶得耳疾解釋:
《次韻王都尉偶得耳疾》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知六鑿皆為贅,
我有一言能決疣。
病客巧聞床下蟻,
癡人強覷棘端猴。
聰明不在根塵里,
藥餌空為婢仆憂。
但試周郎看聾否,
曲音小誤已回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世間事物的思考和一些深刻觀察的感悟。詩人指出,一般人常常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過于追求表面的繁瑣和虛華,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東西。他自稱有一句話可以解決這些無謂的紛擾。接下來,詩人以病人和癡人的形象為例,稱他們都無法理解事物的真相,只是在瑣碎之間忙碌,沒有真正的洞察力。他批評那些聰明卻沉迷于塵世紛擾的人,認為他們對于藥物和物質的追求只是婢仆的擔憂,沒有真正的意義。最后,詩人提到周瑜,一個歷史上聰明而有見識的人物,他想讓周瑜看看自己是否已經變得聾了,暗指人們的智慧可能會因為追求虛幻之物而迷失自己。
賞析:
蘇軾在這首詩詞中通過對病人、癡人和自身的比喻,表達了對于世俗追求的批判和對真正智慧的思考。他認為過于追求表面的繁瑣和虛華只會讓人陷入無謂的紛擾,而真正的智慧應該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尋求內心的洞察和真理。詩中的周瑜象征著有洞察力的人,通過提到他的名字,詩人希望喚醒人們對于真正智慧的追求。整首詩詞語言簡潔明了,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深刻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