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魚兒(和巽吾留別韻) / 作者:劉辰翁 |
懶能看、海桑世界,風花過眼如傳。
月明昨夜庭流水,天色朝來都變。
塵石爛。
銖衣壞,和衣減盡誰能怨。
秦亡楚倦。
但翦燭西窗,秋聲入竹,點點已如霰。
當年事,本是泗亭沛縣。
卻教綿B630成殿。
暮年八陣那曾用,付與江流石轉。
前楚辯。
今哨遍,是烏烏者燈前勸。
乾坤較健。
嘆君已歸休,吾方俯仰,種種未曾見。
|
|
摸魚兒(和巽吾留別韻)解釋: 《摸魚兒(和巽吾留別韻)》是宋代劉辰翁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懶散得只能看一看,世事猶如潮汐一般轉變。風花雪月在眼前匆匆過去,如同流傳的傳說。昨夜月明時,庭院中水流清澈,而今天色漸漸明亮,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塵石已經爛碎,銖衣已經破爛,和衣減少到什么程度還能怨恨。秦國滅亡,楚國疲倦。只剩下剪斷蠟燭的聲音在西窗外,秋天的聲音進入了竹林,點點聲音宛如小雪紛飛。曾經的事情,本應是泗亭和沛縣的故事,卻變成了綿延不斷的宮殿。晚年的歲月從未用過前方的八陣,只將一切交給了江水,石頭在其中旋轉。過去楚國的辯論,現在哨聲遍布,烏烏的人在燈前勸說。天地之間較量著健壯。嘆息君已經歸休,而我仍然俯仰觀望,各種各樣的情況從未見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劉辰翁的懶散心情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他觀察到世間萬物如潮汐般不斷變化,風花雪月的美景只能在眼前一閃而過,就像是傳說一樣。詩中描述了夜晚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流水,以及清晨的天色變化。作者感嘆塵石破碎、衣物破爛的現狀,對減少的和衣無法抱怨。他還提到了秦國的滅亡和楚國的疲倦,以及過去楚國的辯論和現在的哨聲。最后,他感嘆自己晚年未曾經歷過前方的挑戰,只能仰望天空,對未曾見過的各種情況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通過描繪風景和寓意的對比,表達了作者懶散的心情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過去和現在、美景和破碎的形象進行對比,突出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個人經歷的不足。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為線索,通過對比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詞傳遞出一種淡泊、懶散但又略帶遺憾的情感,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