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晏幾道 |
唱得紅梅字字香。
柳枝桃葉盡深藏。
遏云聲里送雕觴。
才聽便拚衣袖濕,欲歌先倚黛眉長。
曲終敲損燕釵梁。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晏幾道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唱得紅梅字字香。
柳枝桃葉盡深藏。
遏云聲里送雕觴。
才聽便拚衣袖濕,
欲歌先倚黛眉長。
曲終敲損燕釵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紅梅花為主題。詩人通過描述梅花的香氣、柳樹和桃樹的繁茂,以及在云霧中奏樂送觴的場景,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活力。詩人還表達了自己聽到美妙音樂時的愉悅之情,以及對美景和音樂的贊美之情。
賞析:
1.詩歌開篇即以紅梅花作為中心描寫,紅梅花被形容為"唱得紅梅字字香",通過視覺和嗅覺的聯想,使讀者感受到梅花的美麗和芬芳。
2.詩中提到柳枝和桃葉盡深藏,暗示了柳樹和桃樹的枝葉已經蓬勃發展,與梅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營造了春天的繁榮景象。
3."遏云聲里送雕觴"描繪了云霧中奏樂送觴的情景。這里的"遏云聲"可以理解為云中傳來的音樂聲,給人一種神秘而宜人的感覺。"雕觴"是古代一種用來盛酒的器皿,這里表示在美景中共享美酒和音樂的歡樂。
4."才聽便拚衣袖濕,欲歌先倚黛眉長"表達了詩人聽到美妙音樂時的激動和喜悅之情。詩人聽到音樂的瞬間,興奮得汗水濕透了衣袖,渴望歌唱之情油然而生,這種情感通過"倚黛眉長"的形象描寫得以體現,黛眉長而垂下,顯示出詩人的情感高漲。
5."曲終敲損燕釵梁"揭示了音樂結束后的情感減退。燕釵梁是一種樂器,敲損則表示樂器悲涼的聲音,這里象征著音樂的完結,也暗示著美好的時光逝去,情感的消散。
整首詩詞以紅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音樂的歡樂和情感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美景和音樂的贊美之情,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愉悅的春天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