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么令 / 作者:晏幾道 |
日高春睡,喚起懶裝束。
年年落花時候,慣得嬌眠足。
學唱宮梅便好,更暖銀笙逐。
黛蛾低綠。
堪教人恨,卻似江南舊時曲。
常記東樓夜雪,翠幕遮紅燭。
還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陰促。
曾笑陽臺夢短,無計憐香玉。
此歡難續。
乞求歌罷,借取歸云畫堂宿。
|
|
六么令解釋: 《六么令》是一首宋代晏幾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高春睡,喚起懶裝束。
太陽升起,春天的懶散開始消失。
年年落花時候,慣得嬌眠足。
每年花落的季節,我習慣了懶散的沉睡。
學唱宮梅便好,更暖銀笙逐。
學會唱宮調的《梅花》曲,更加溫暖銀笙的吹奏。
黛蛾低綠。堪教人恨,卻似江南舊時曲。
墨翠蛾眉低垂,引人懷念之情,卻像是江南舊時的曲調。
常記東樓夜雪,翠幕遮紅燭。
經常記得東樓的夜雪,翠色的窗簾遮擋著紅色的燭光。
還是芳酒杯中,一醉光陰促。
依然是在芳酒杯中,一醉過去,光陰匆匆流逝。
曾笑陽臺夢短,無計憐香玉。
曾經嬉笑在陽臺上,夢境短暫,無法珍惜美好的時光。
此歡難續。乞求歌罷,借取歸云畫堂宿。
這份歡愉難以延續。請求歌聲停止,借走歸云畫堂的住宿。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清晨,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使用了景物描寫和音樂比喻,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音樂藝術的熱愛。同時,通過描寫夢境的短暫和歡愉的難以延續,表達了人生短暫的現實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整首詩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美麗而短暫的春日清晨,喚起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思索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春天的清晨與江南舊時的曲調相對比,凸顯了時光的流轉和美好的瞬間難以延續的主題。整首詩詞在情感上給人以深深的共鳴,使人們對生命的短暫和美好時光的珍惜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六么令》是一首表達作者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的詩詞。通過描寫春天的清晨和美景,以及對音樂藝術的借喻,詩中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深切體驗和對珍惜美好時光的呼喚。這首詩詞在語言和意境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