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 / 作者:晏幾道 |
何處別時難。
玉指偷將粉淚彈。
記得來時樓上燭,初殘。
待得清霜滿畫闌。
不慣獨眠寒。
自解羅衣襯枕檀。
百媚也應愁不睡,更闌。
惱亂心情半被閑。
|
|
南鄉子解釋: 詩詞:《南鄉子》
何處別時難。
玉指偷將粉淚彈。
記得來時樓上燭,初殘。
待得清霜滿畫闌。
不慣獨眠寒。
自解羅衣襯枕檀。
百媚也應愁不睡,更闌。
惱亂心情半被閑。
這首詩詞是宋代晏幾道所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別時難。
玉指偷將粉淚彈。
記得來時樓上燭,初殘。
待得清霜滿畫闌。
不慣獨眠寒。
自解羅衣襯枕檀。
百媚也應愁不睡,更闌。
惱亂心情半被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描繪了離別時的難舍和思念之情。
首句“何處別時難”表達了離別之難,離別時的痛苦和不舍之情。接下來的兩句“玉指偷將粉淚彈,記得來時樓上燭,初殘”描繪了女子在離別時用手指彈起粉色的淚珠,回憶起剛來時樓上燭光初燃的情景。這些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女子內心的悲傷和留戀。
接著的兩句“待得清霜滿畫闌,不慣獨眠寒”表達了女子孤獨地等待,寂寞如霜滿滿地鋪滿紙窗,她不習慣獨自一人入眠的寒冷。這里的清霜和畫闌都是寓意,清霜象征著孤獨而寒冷的情感,畫闌則代表屏風上的畫,意味著屏風也無法擋住她內心的寂寞。
倒數第二句“自解羅衣襯枕檀”描繪了女子自己脫下羅衣,用檀木作枕頭,意味著她無法入眠,內心的痛苦和思念使她難以安眠。
最后一句“百媚也應愁不睡,更闌,惱亂心情半被閑”表達了女子即使盡情施展百般媚態,也無法擺脫愁緒不得入眠,更闌,即更加寂寞,心情被無聊和空閑所困擾。
整首詩以離別之苦為線索,通過女子內心的細膩情感描寫,展現了離別時的思念之情和孤獨的痛苦。作者巧妙運用意象和隱喻,將人物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使詩中的離別情緒更加深刻而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