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 / 作者:晏幾道 |
小蓮未解論心素。
狂似鈿箏弦底柱。
臉邊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殘人欲去。
舊時家近章臺住。
盡日東風吹柳絮。
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墻偷眼覷。
|
|
木蘭花解釋: 《木蘭花》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通過對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詩意。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蓮未解論心素。
狂似鈿箏弦底柱。
臉邊霞散酒初醒,
眉上月殘人欲去。
舊時家近章臺住,
盡日東風吹柳絮。
生憎繁杏綠陰時,
正礙粉墻偷眼覷。
這首詩以一種細膩而含蓄的方式描繪了女子木蘭的情感和內心體驗。詩中的每個詞句都飽含深情,通過巧妙的意象和隱喻,傳達出詩人對木蘭的深深思念和眷戀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小蓮未解論心素,狂似鈿箏弦底柱”,通過比喻的手法,將木蘭的心思比作未解開的蓮花心和鈿箏底部的柱子。這種比喻既表達了木蘭內心的糾結和迷茫,又展示了她內心的堅定與執著。
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木蘭的容貌和氛圍,進一步刻畫了她的情感狀態。臉邊的霞光散去,象征著酒意漸醒,而眉上的殘月則暗示著她心中的離別之情。這兩句詩描繪了木蘭剛醒來時的情感,展示了她對離別的不舍和留戀之情。
下半部分的詩句則描繪了木蘭過去的居所和周圍的環境。舊時家近章臺住,表達了木蘭與詩人曾經的親密相處和居住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東風吹拂柳絮的描寫,給人一種春天的氣息,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離別的臨近。
最后兩句詩,“生憎繁杏綠陰時,正礙粉墻偷眼覷”,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木蘭對詩人的深情壓抑。她因為繁杏的綠陰,只能偷偷通過粉墻觀望,暗示了她對詩人的思念之情,但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表達出來。
總體而言,這首詩《木蘭花》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晏幾道對木蘭的深深思念和眷戀之情。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讓人回味無窮,詩人通過表達木蘭的內心世界,引發了讀者對于愛情與離別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