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嶺上梅 / 作者:蘇軾 |
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xì)雨熟黃梅。
|
|
贈嶺上梅解釋:
《贈嶺上梅》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花開盡百花開,
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
要看細(xì)雨熟黃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梅花的思念之情。梅花在冬季開放,而其他花卉則在春季綻放,所以當(dāng)梅花開盡時,百花才會開始盛開。然而,盡管梅花開放了一季,卻沒有看到期待中的人來訪。詩人表達(dá)了對遠(yuǎn)離的友人的思念和期盼。他感嘆行人錯過了梅花的美景,錯過了與詩人共飲青梅酒的時光。詩人希望友人能在梅花細(xì)雨中,欣賞到梅花成熟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的開放和友人的缺席,表達(dá)了詩人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思念。蘇軾以簡潔的語言表達(dá)了深刻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首句“梅花開盡百花開”形象地描繪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獨(dú)自綻放的美麗景象。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梅花的美麗勝過其他花朵,它們在梅花開放后才開始綻放。
接著,“過盡行人君不來”表達(dá)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期待友人的到來,但卻始終不見其蹤影,使他感到失望和孤獨(dú)。
接下來的兩句“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xì)雨熟黃梅”則展示了詩人對友人的殷切期望。青梅是指梅花未成熟時的狀態(tài),詩人希望與友人共同品嘗青梅酒,象征著他們共同分享美好時光。而“細(xì)雨熟黃梅”則象征著梅花成熟的時候,詩人希望友人能在這樣的時刻來到他身邊,共同欣賞梅花的美麗。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和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摯而深沉,讓讀者在感受到孤獨(dú)和失望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友情的珍貴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