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子 / 作者:晏幾道 |
日高庭院楊花轉,閑淡春風。
昨夜匆匆。
顰入遙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凈,滿面殘紅。
欲洗猶慵。
弦上啼烏此夜同。
|
|
采桑子解釋: 《采桑子》是宋代晏幾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高庭院楊花轉,
閑淡春風。
昨夜匆匆。
顰入遙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凈,
滿面殘紅。
欲洗猶慵。
弦上啼烏此夜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陽光高照,庭院里的楊花隨著微風輕輕飄動。作者閑散地感受著春風的愉悅。然而,前一晚的事情令他心煩意亂,他的眉頭皺進了遠山的翠黛之中。接著,他描述了一個金盆里的冷水和清澈的菱花,面容上還掛著昨夜的殘紅。他想洗去這些煩惱,卻又懶得動彈。最后,他以一種幽怨的情緒寫到了琴弦上的啼烏,暗示著他與啼烏在這個夜晚有著相同的心情。
賞析:
《采桑子》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心情和景象。通過對庭院楊花、春風、遠山翠黛、金盆冷水和菱花的描寫,詩人展現了春日的寧靜和美好。然而,作者在詩的后半部分轉入了內心的煩悶與憂傷,與春日的明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的同時,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春日的美好與作者內心的煩惱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紛亂與憂愁。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和精練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境遇的思索和悲涼之感,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總之,晏幾道的《采桑子》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自身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呈現出鮮明的意境和情感,使讀者在細細品味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情與憂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