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州令 / 作者:晏幾道 |
莫唱陽關曲。
淚濕當年金縷。
離歌自古最消魂,聞歌更在魂消處。
南樓楊柳多情緒。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卻似飛絮。
悠揚便逐春風去。
|
|
梁州令解釋: 《梁州令》是一首宋代晏幾道所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莫唱陽關曲。
淚濕當年金縷。
離歌自古最消魂,聞歌更在魂消處。
南樓楊柳多情緒。
不系行人住。
人情卻似飛絮。
悠揚便逐春風去。
譯文:
別再唱那陽關曲。
淚水濕透了當年的金縷。
別離的歌曲自古以來就最令人心魂銷磨,一聽到歌聲就在心魂消散之處。
南樓上的楊柳充滿了多情的情緒。
不要讓行人停留。
人情世態卻像飛舞的絮毛。
悠揚的音調隨著春風飄蕩而去。
詩意:
《梁州令》表達了離別之情和人情世態的變幻。詩中的“陽關曲”是指一種悲傷的曲調,作者勸告別人不要再唱這樣傷感的曲子,因為它會勾起過去的回憶,令人悲傷。詩句“淚濕當年金縷”表達了作者因離別而淚流滿面,心中的思緒紛亂。作者認為離別的歌曲自古以來一直是最能使人心魂消磨的,一旦聽到這樣的歌聲,就會在心魂消散之處感到更加悲傷。而南樓上的楊柳則象征著多情的心情,作者不希望有人停留在這里,因為人情世態轉瞬即逝,就像飄落的絮毛一樣。最后一句表達了悠揚的音調隨著春風漂蕩而去,也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離別的無奈。
賞析:
《梁州令》以細膩的情感描繪離別之痛,通過音樂的象征手法和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感受。詩中的“陽關曲”和“金縷”等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地體驗到離別的痛楚和傷感。南樓上的楊柳形成了與人情世態的對比,表達了人情世態瞬息萬變的無常,使人不禁感嘆人事如夢,轉瞬即逝。整首詩詞在音韻和意境上都相得益彰,給人一種悲涼、離愁的美感。它以簡潔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晏幾道對離別和人情的獨特理解,被視為宋代離別詩中的佳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