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慢 / 作者:吳文英 |
指罘罳曉月,動涼信、又催歸。
正玉漲松波,花穿畫舫,無限紅衣。
青絲。
傍橋淺系,問笛中、誰奏鶴南飛。
西子冰銷冷處,素娥寶鏡圓時。
清奇。
好借秋光,臨水色、寫瑤卮。
向醉中織就,天孫云錦,一杼新詩。
依稀。
數(shù)聲禁漏,又東華、塵染帽檐緇。
爭似西風(fēng)小隊,便乘鱸膾秋肥。
|
|
木蘭花慢解釋: 《木蘭花慢·指罘罳曉月》是宋代吳文英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指著罘罳上的明月,涼風(fēng)吹拂著我的心,催促著我歸家。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湖波上,花兒穿插在畫舫中,華美的紅衣無限飄揚。
青絲垂在橋邊輕輕系著,聽笛聲中,誰在吹奏讓鶴南飛。
西子冰消融在寒冷之處,素娥的寶鏡在圓月時分閃耀。
清新奇特的景象。借助秋光的美景,寫下了瑤瓊酒的顏色。
在陶醉之中織就,像天孫云錦一樣,翩翩而來的新詩。依稀可見。
幾聲禁漏聲響起,又有東華宮的塵埃染上了帽檐。
與西風(fēng)小隊相比,更喜歡乘坐鱸魚船享受秋天的豐收。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夜晚的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月亮、湖波、花舫、紅衣等元素的描繪,展現(xiàn)了一幅富有詩意的夜晚景象。詩人運用細膩的筆觸,將月光、風(fēng)、花、水等元素與女性的美麗形象相結(jié)合,形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詩人以婉約的風(fēng)格,表達了對美景的傾慕和對歸家的渴望。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音樂、文化和民俗的描寫,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和生動。
賞析:
《木蘭花慢·指罘罳曉月》是一首以描繪夜景為主題的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優(yōu)美的語言,將夜晚的美景展現(xiàn)得栩栩如生。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指物、擬人、對仗、比喻等,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藝術(shù)感。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精致,通過對月亮、湖波、花舫等元素的描繪,展示了一幅宛如畫卷般的美景。同時,詩人還巧妙地融入了音樂、文化和民俗的元素,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和有趣。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和優(yōu)美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