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款塞來享 / 作者:蘇軾 |
蠢爾氐羌國,天誅亦久稽。
既能知面內,不復議征西。
斥堠銷烽火,邊城息鼓鼙。
輸忠修貢職,棄過為黔黎。
雪滿流沙靜,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難齊。
|
|
款塞來享解釋:
《款塞來享》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蠢爾氐羌國,天誅亦久稽。
既能知面內,不復議征西。
斥堠銷烽火,邊城息鼓鼙。
輸忠修貢職,棄過為黔黎。
雪滿流沙靜,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難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對于國家境況和治理的思考。他以蠢笨的氐羌國為喻,認為天道早已懲罰了他們,但他們卻一直沒有改正。雖然他們能夠了解朝廷內部的情況,卻沒有再討論征伐西方。詩中提到了關閉邊境的堡壘,停止邊城的戰鼓和戰鼙聲,表達了對和平和安定的渴望。蘇軾提到自己盡忠職守、恪守奉獻,但卻被拋棄和忽視,成為黔黎(指民眾)的遺忘。最后,他用雪覆蓋的流沙和遮蔽了太白山的云來形容當時的局勢,表達了對社會動蕩的哀嘆。他稱贊了宋朝的統治者,將其與古代的圣人相提并論,認為他們的偉大德行是難以超越的。
賞析:
《款塞來享》是蘇軾對于國家政治和社會狀況的思考與反思之作。他通過描繪蠢笨的氐羌國,暗示國家的腐敗和不治之象。他表達了對邊境戰亂的厭倦,渴望和平安定的心情。詩中的"斥堠銷烽火,邊城息鼓鼙"形象地描繪了邊境的寧靜,也暗含了對戰爭的批判。蘇軾的自述表達了他對忠誠和奉獻的堅守,但又對社會對他的忽視和遺棄感到失望和無奈。最后,通過雪滿流沙和云沉太白的描繪,他傳達了對時局的悲觀感嘆。整首詩通過對國家和個人遭遇的描繪,反映了蘇軾對于社會現實的關切和思索。
這首詩詞以蘇軾獨特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他對時局的觀察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通過詩中的對比和隱喻,他表達了對和平、正義和高尚德行的向往。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意境深遠,展示了蘇軾嫻熟的詩詞才華和對社會變遷的敏銳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