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浦蓮近(黃鐘商泊長橋過重午) / 作者:吳文英 |
榴花依舊照眼。
愁褪紅絲腕。
夢繞煙江路,汀菰綠薰風晚。
年少驚送遠。
吳蠶老、恨緒縈抽繭。
旅情懶。
扁舟系處,青簾濁酒須換。
一番重午,旋買香蒲浮盞。
新月湖光蕩素練。
人散。
紅衣香在南岸。
|
|
隔浦蓮近(黃鐘商泊長橋過重午)解釋: 詩詞:《隔浦蓮近(黃鐘商泊長橋過重午)》
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榴花依舊照眼。
愁褪紅絲腕。
夢繞煙江路,
汀菰綠薰風晚。
年少驚送遠。
吳蠶老、恨緒縈抽繭。
旅情懶。
扁舟系處,青簾濁酒須換。
一番重午,
旋買香蒲浮盞。
新月湖光蕩素練。
人散。
紅衣香在南岸。
中文譯文:
隔浦蓮近,黃鐘商泊長橋過重午。
榴花依然綻放,照亮眼前景色。
憂愁漸漸消退,紅絲腕間的憂愁。
夢繞著煙霧彌漫的江路,
濕地上的菰蒲綠意被晚風吹拂。
年少時驚訝地送別遠方的人。
吳蠶老了,愁緒纏繞成繭。
旅途的情感變得懶散。
船只停泊在岸邊,青色簾子需要換洗。
午后時分,重陽的氛圍漸濃,
購買香蒲浮盞,旋轉起舞。
新月映照湖面,光芒掃過素練。
人們散去,
紅衣女子的香氣留在南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色和人情,以及歲月沉淀下的情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隔浦蓮近的美麗景色和內心的愁思。
詩中的榴花象征著紅艷欲滴的美麗,依然散發著光芒,照亮眼前的風景,這可以被視為作者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視和贊美。
然而,詩人的內心卻有愁思,紅絲腕間流淌著憂傷。夢境繞著煙霧彌漫的江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回憶,以及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還展現了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年少時的驚訝和送別,與吳蠶的老去以及愁緒纏繞成繭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中的無常和人生的悲歡離合。
旅情懶散的描寫,表現了在旅途中的疲憊和對歸家的渴望。船只停泊在岸邊,青色簾子需要換洗,凸顯了旅途中的細枝末節,以及對舒適生活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重陽時節的景象,購買香蒲浮盞,旋轉起舞,表達了節日的喜慶和人們的歡聚。新月映照湖面,光芒掃過素練,給人以寧靜和祥和的感覺。
詩的結尾描述了人們散去,唯有紅衣女子的香氣留在南岸。這句話給人以一種靜謐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離別和別離的情感。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景和人情,展現了歲月變遷中的喜怒哀樂。詩人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和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了對人生變遷和離別的感慨,以及對歸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展示了宋代文人對江南水鄉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既有對美景的贊美,又有對歲月流轉和離別的感慨。讀者通過閱讀這首詩詞,可以感受到江南水鄉的風情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同時也可以體味到歲月變遷中的無常和人生的哀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