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于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 / 作者:吳文英 |
檀欒金碧,婀娜蓬萊,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蓮,十分點綴成秋。
新彎畫眉未穩,似含羞、低護墻頭。
愁送遠,駐西臺車馬,共惜臨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長是驚落秦謳。
膩粉闌干,猶聞憑袖香留。
輸他翠漣拍甃,瞰新妝、時浸明眸。
簾半卷,帶黃花、人在小樓。
|
|
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于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解釋: 《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于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是宋代吳文英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于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
檀欒金碧,婀娜蓬萊,
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蓮,十分點綴成秋。
新彎畫眉未穩,似含羞、低護墻頭。
愁送遠,駐西臺車馬,共惜臨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長是驚落秦謳。
膩粉闌干,猶聞憑袖香留。
輸他翠漣拍甃,瞰新妝、時浸明眸。
簾半卷,帶黃花、人在小樓。
中文譯文:
檀欒和金碧的顏色,令人聯想到婀娜多姿的蓬萊仙境,
游云飄渺不觸碰到芳洲的水面。
露珠滴在柳枝和蓮葉上,十分美麗地點綴著這個秋天。
新彎的畫眉眼眉未定型,看起來有些羞澀,低垂在墻頭。
憂愁地送別遠行的人,停留在西臺的車馬旁,共同憐惜著他臨別前的身影。
知道池亭上多是宴會,掩住花園的花朵,長久地陶醉在陶淵明的歌頌中。
膩粉的屏風上,依然能聞到袖子上留下的香味。
輸掉了那碧綠的湖水,映照出新妝的時光,浸潤著明亮的眼眸。
簾子半卷,帶著黃色的花朵,人在小樓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別離之情的思念和懷念之情。詩中以豐富的意象和細致的描寫,營造出了一種充滿詩意的美麗景象。
詩人通過描述檀欒的顏色、蓬萊仙境的婀娜多姿,以及秋天中點綴在柳枝和蓮葉上的露珠,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細膩之處。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意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優美和宴會的熱鬧氛圍。
詩人以畫眉眼未穩定的形象表達了別離時的羞澀和不舍之情,以及送別時的憂愁和共同憐惜之心。詩人用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自己對別離的思念和對離別者的祝福。
詩人還通過描寫花園中掩住的花朵、膩粉屏風上的香味以及失去的湖水的形象,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留戀之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被掩藏的花朵和膩粉的香味,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美好回憶的珍惜。
最后,詩人以帶著黃色花朵的半卷簾子和人在小樓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恬靜而寧靜的氛圍,給人一種留戀和安詳之感。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思念、懷念過去時光的情感,以及對美好回憶的珍視。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麗意象和細膩情感,領略到詩人對生活和人情的深刻體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