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 / 作者:吳文英 |
旋移輕鹢,淺傍垂虹,還因送客遲留。
淚雨橫波,遙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闌心事,問誰知、只有沙鷗。
念聚散,幾楓丹霜渚,莼綠春洲。
漸近香菰炊黍,想紅絲織字,未遠(yuǎn)青樓。
寂寞漁鄉(xiāng),爭如連醉溫柔。
西窗夜深翦燭,夢頻生、不放云收。
共悵望,認(rèn)孤煙、起處是州。
|
|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解釋: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是宋代吳文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聲聲慢(餞魏繡使泊吳江,為友人賦)
旋移輕鹢,淺傍垂虹,還因送客遲留。
淚雨橫波,遙山眉上新愁。
行人倚闌心事,問誰知、只有沙鷗。
念聚散,幾楓丹霜渚,莼綠春洲。
漸近香菰炊黍,想紅絲織字,未遠(yuǎn)青樓。
寂寞漁鄉(xiāng),爭如連醉溫柔。
西窗夜深翦燭,夢頻生、不放云收。
共悵望,認(rèn)孤煙、起處是州。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聲聲慢(送魏繡使在吳江泊船,為友人賦詩)
輕盈的鷺鳥時而飛舞翻轉(zhuǎn),輕輕靠近彩虹的邊。
因為送客而遲遲不愿離去。
淚水像雨滴橫掃波浪,遠(yuǎn)山上又增添了新的憂愁。
路人倚著欄桿,心事重重,問誰能懂,只有那些沙鷗。
思念著聚與散,幾片楓葉飄落在紅霜覆蓋的水面上,莼菜在綠色的春洲生長。
越來越靠近那香菰炊煮的黍米,想象著紅絲織成的字,離青樓還不遠(yuǎn)。
寂寞的漁村,何如沉浸在連綿的溫柔醉意中。
在深夜里,透過西窗,剪下蠟燭的光芒,頻繁生發(fā)夢境,不愿散去如云。
共同悵望,認(rèn)出那孤獨的炊煙,它升起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
詩意和賞析:
《聲聲慢》是一首表達(dá)離別之情的詩詞。詩人以餞別魏繡使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離別時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詩中以自然景物來寄托離別之情,用旋移輕鹢、淺傍垂虹等形象描繪了悠揚的離別曲調(diào),抒發(fā)了作者不舍的心情。淚雨橫波、遙山眉上新愁等描述表達(dá)了作者在離別時的傷感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行人倚闌、問誰知、沙鷗等形象,將離別的孤獨和無奈凸顯出來,詩人表達(dá)了對親友間默契理解的渴望。
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細(xì)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離別后的思念和對故鄉(xiāng)的留戀之情。詩中漁鄉(xiāng)、香菰、青樓等形象呼應(yīng)了作者對溫柔、美好回憶的向往。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細(xì)節(jié),表達(dá)了作者對別離的痛苦和思念的情感。詩中用意境和意象繪制了一幅幅離別的畫面,展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和情感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離別的悲傷情緒與自然景物的美麗相映成趣。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具藝術(shù)感和意境表達(d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抒發(fā)離別之情,展示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也增添了詩詞的美感和藝術(sh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