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翦梅(贈友人) / 作者:吳文英 |
遠目傷心樓上山。
愁里長眉,別后峨鬟。
暮云低壓小闌干。
教問孤鴻,因甚先還。
瘦倚溪橋梅夜寒。
雪欲消時,淚不禁彈。
翦成釵勝待歸看。
春在西窗,燈火更闌。
|
|
一翦梅(贈友人)解釋: 《一翦梅(贈友人)》是宋代吳文英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望山上傷心樓。
憂愁中長眉,別后雙鬟。
傍晚云低壓小闌干。
教我問孤雁,為何先歸還。
瘦影倚溪橋,梅花寒夜。
雪欲消融時,淚珠難禁彈。
剪下的梅花如花簪,盼望著歸來時觀賞。
春天在西窗外,燈火漸漸變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遠望山上傷心樓的景象。詩人在憂愁中長眉,思念離別時的雙鬟。傍晚時分,云低壓著小闌干。詩人向孤雁詢問,為何它先回歸。瘦弱的身影倚在溪橋上,梅花開在寒夜里。當雪花即將消融時,詩人的淚珠難以自禁地流淌。他剪下梅花作為花簪,期待著歸來時的觀賞。春天就在西窗外,燈火逐漸變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細膩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離愁。詩人通過描繪山上的傷心樓和自己的憂愁形象,展現了他內心的痛苦和迷茫。詩人對云、雪和梅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自己的情感相交融,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深度。在詩詞的結尾,詩人用春天的到來和燈火的漸暗,暗示了希望與失望的交織,展示了對未來的期待與焦慮。
整首詩詞通過詩人的感受和細膩的描寫,將內心的憂傷和離愁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這首詩詞以其情感細膩、意境深遠的特點,展示了宋代詩詞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