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游 / 作者:周邦彥 |
淮西渡兩槳,江左隨一鷗。
苦嗟波濤窄,所至膠吾舟。
借問舟中人,流轉何時休。
帆高風色利,欲止不自由。
傳聞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鼓柜未可到,載行有潛虯。
扶桑睹浴日,陽精熱東流。
萬族呈秘怪,九土皆飄浮。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豈比鴟夷子,并湖名遠游。
|
|
遠游解釋: 《遠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淮西渡兩槳,江左隨一鷗。
在淮西渡口,劃著兩支槳,跟隨著一只海鷗。
詩人通過描繪渡口的景象,展現了自己遠游的決心和勇氣。
苦嗟波濤窄,所至膠吾舟。
苦嘆波濤狹窄,到處都是膠泥的船。
詩人在此表達了旅途中的困難和艱辛,波濤狹窄象征著旅途的險阻,而膠泥的船則暗示著船只行進的困難。
借問舟中人,流轉何時休。
借問船中的人,流浪何時才能停止。
詩人詢問同船的人,希望了解流浪的時限,表達了對旅途的不安和渴望結束流浪的心情。
帆高風色利,欲止不自由。
高高的帆與風色相映,渴望停下卻無法自由。
詩人描繪了帆高風勁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但又感嘆自己無法停下來,束縛于旅途的無奈。
傳聞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傳聞弱水之外,有三座神圣的山峰。
詩人傳聞在弱水之外有三座神圣的山峰,暗示了旅途的目的地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地方。
鼓柜未可到,載行有潛虯。
鼓柜還未能到達,船上卻潛藏著神秘的巨蛇。
詩人表達了旅途的未知和危險,鼓柜是指旅途的目的地,而潛虯則象征著旅途中的隱患和困擾。
扶桑睹浴日,陽精熱東流。
扶桑見證太陽沐浴,陽光的精華熱流向東方。
詩人描繪了太陽升起的景象,表達了對光明和希望的向往。
萬族呈秘怪,九土皆飄浮。
萬族呈現出神秘的奇觀,九州大地都在飄浮。
詩人描繪了旅途中的奇異景象,表達了對世界的多樣性和神秘性的感嘆。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送別的人在何處啊,我已無法尋求。
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無法回頭的決心。
豈比鴟夷子,并湖名遠游。
何況鴟夷子,更不及湖中的遠游。
詩人表示自己的遠游之志與古代傳說中的鴟夷子相比,以及湖中的遠游之美,暗示了旅途中的自豪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這首詩詞《遠游》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象和表達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對自由、希望和追求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旅途中的困難和不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詩人創造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引發讀者對旅途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