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謾成 / 作者:周邦彥 |
舉頭萬籟號,彈指萬籟寂。
欲尋所歸方,變滅了無跡。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聞不遷義,貞定非木石。
|
|
謾成解釋: 《謾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邦彥。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富有哲理的場景,通過對自然界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舉頭萬籟號,彈指萬籟寂。
欲尋所歸方,變滅了無跡。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聞不遷義,貞定非木石。
這首詩詞以自然界的聲音為線索,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第一句“舉頭萬籟號,彈指萬籟寂”描繪了世界的喧囂和寂靜,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平靜。第二句“欲尋所歸方,變滅了無跡”表達了人們對歸宿的追求,但歸宿卻如同變幻莫測,無跡可尋。這種變化和無常的感覺在第三句“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強調,人們的一生如同浩劫一般短暫,與古人相比又何足道。
最后兩句“曾聞不遷義,貞定非木石”表達了作者對于堅守信仰和價值觀的重要性的思考。不遷義意味著堅守正道,貞定非木石表示堅定不移的信念不會被外界的變化所動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界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以及對于堅守信仰和價值觀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堅守自己的信念,面對變化時保持內心的堅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