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垣春(大石) / 作者:周邦彥 |
暮色分平野。
傍葦岸、征帆卸。
煙村極浦,樹藏孤館,秋景如畫。
漸別離氣味難禁也。
更物象、供瀟灑。
念多材渾衰減,一懷幽恨難寫。
追念綺窗人,天然自、風(fēng)韻嫻雅。
竟夕起相思,謾?quán)翟惯b夜。
又還將、兩袖珠淚,沈吟向寂寥寒燈下。
玉骨為多感,瘦來無一把。
|
|
塞垣春(大石)解釋: 《塞垣春(大石)》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暮色分平野,
傍葦岸,征帆卸。
煙村極浦,
樹藏孤館,秋景如畫。
漸別離氣味難禁也。
更物象,供瀟灑。
念多材渾衰減,
一懷幽恨難寫。
追念綺窗人,
天然自,風(fēng)韻嫻雅。
竟夕起相思,
謾?quán)翟惯b夜。
又還將,兩袖珠淚,
沈吟向寂寥寒燈下。
玉骨為多感,
瘦來無一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夕陽西下的景色,平野上暮色漸分。船只停靠在靠近蘆葦岸邊,煙波浩渺的江村在遠處,孤立的小館藏在樹林中,秋景如畫。作者在此情景中感嘆別離的苦痛,物是人非,只有瀟灑的態(tài)度可以安慰自己。他心中懷念的多才之人已經(jīng)凋零衰減,他對內(nèi)心深處的幽怨難以言表。他回憶起那個身世高貴、風(fēng)姿嫻雅的女子,她自然而然地散發(fā)出迷人的風(fēng)采。作者整夜醒著思念她,悲嘆遙遙無期的相思之苦。他又一次將淚水收入袖中,默默地坐在寂寥的寒燈下陷入沉思。作者感受頗多,心如玉骨,瘦削至極卻無一絲抱怨。
賞析:
《塞垣春(大石)》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詩中的暮色分平野、煙村極浦等景物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xì)膩觀察和感受力。同時,通過描寫追念綺窗人、念多材渾衰減等詞句,詩人表達了他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人物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然景色與內(nèi)心情感相對照,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逝去的時光和所愛之人的懷念之情,以及他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和憂傷。通過細(xì)膩而深情的描寫,詩人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思念之苦,進而引起讀者對于流逝時光和人事變遷的共鳴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