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燭新(雙調梅花) / 作者:周邦彥 |
溪源新臘后。
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
暈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輕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黃昏時候。
孤岸峭,疏影橫斜,濃香暗沾襟袖。
尊前賦與多材,問嶺外風光,故人知否。
壽陽謾斗。
終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風嬌雨秀。
好亂插、繁花盈首。
須信道,羌管無情,看看又奏。
|
|
玉燭新(雙調梅花)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周邦彥創作的《玉燭新(雙調梅花)》。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源新臘后。
在新年剛過的溪源,
見到幾朵江邊的梅花,
修剪得剛剛好。
花瓣嬌嫩如玉,
因此我輕快地泄露出春天的情懷。
前村昨夜,
想到那兒弄月時的美景,
黃昏時分的景色。
孤岸陡峭,
疏疏落落的影子斜斜地倒映在水中,
濃郁的花香暗暗地沾染了我的衣袖。
在酒前我陳述了許多才子的故事,
詢問了那嶺外的風景,
故人是否知曉。
談到壽陽的論戰,
終究與那些才子的作品不同,
如同照水中的一枝梅花那樣干凈而纖瘦。
風嬌雨秀,
這些花朵飄逸嬌媚,
像是隨意插在一起,
繁花盈首。
必須相信,
那羌管吹奏的音樂沒有感情,
看看又奏起來了。
這首詩詞以描繪梅花的美景為主題,通過對梅花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梅花的嬌嫩和芳香,將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相結合,展現了對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還隱含著對才子的贊美,通過提到與才子們的交流和論戰,表達了對文化和藝術的關注和追求。
整首詩詞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細節的刻畫表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細膩之處。同時,詩詞中也流露出一種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對才子和文化成就的贊賞。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描繪景色的同時,也蘊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