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蝶戀花(商調柳·第三) / 作者:周邦彥 |
蠢蠢黃金初脫后。
暖日飛綿,取次黏窗牖。
不見長條低拂酒。
贈行應已輸先手。
鶯擲金梭飛不透。
小榭危樓,處處添奇秀。
何日隋堤縈馬首。
路長人倦空思舊。
|
|
蝶戀花(商調柳·第三)解釋: 詩詞:《蝶戀花(商調柳·第三)》
蠢蠢黃金初脫后,
暖日飛綿,取次黏窗牖。
不見長條低拂酒,
贈行應已輸先手。
鶯擲金梭飛不透,
小榭危樓,處處添奇秀。
何日隋堤縈馬首,
路長人倦空思舊。
中文譯文:
寶貴的黃金初次褪去光芒,
溫暖的陽光輕柔飛舞,頻繁停在窗戶上。
看不到長條柳低垂在酒中,
離別的時候,我已輸掉了先機。
黃鸝拋擲金色的紡錘,它飛不進來,
小榭樓臺,處處增添奇異的美景。
什么時候能夠到達隋堤,看到迎面而來的馬首,
路途漫長,人已疲倦,空想往日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蝶戀花(商調柳·第三)》。它以細膩、含蓄的語言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景和對往日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首句“蠢蠢黃金初脫后”揭示了黃金剛剛失去光澤的狀態,可以理解為黃金色的秋葉在初秋時節褪去了鮮艷的色彩。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溫暖的陽光飛舞在窗戶前,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然而,詩人卻感嘆道:“不見長條低拂酒,贈行應已輸先手。”這里暗含著離別之情,詩人認為自己在離別時沒有抓住機會,可能是錯失了表達真情的時機。
接下來的兩句“鶯擲金梭飛不透,小榭危樓,處處添奇秀”描繪了黃鸝扔擲金色紡錘卻無法穿透窗戶飛進來,以及周圍小榭樓臺的奇妙景色。這些描寫既有一種明亮、活潑的氛圍,也暗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離愁別緒。
最后兩句“何日隋堤縈馬首,路長人倦空思舊”表達了詩人對往日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重逢的期盼。他希望能夠到達隋堤,看到迎面而來的馬首,但漫長的路途已令他疲倦,只能空想過去的美好時光。
整首詩以溫婉的語言表達了離別和懷舊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和對過去時光的留戀之情。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交融,也突顯了宋代詩歌的典型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