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下笛(越調) / 作者:周邦彥 |
小雨收塵,涼蟾瑩徹,水光浮璧。
誰知怨抑。
靜倚官橋吹笛。
映宮墻、風葉亂飛,品高調側人未識。
想開元舊譜,柯亭遺韻,盡傳胸臆。
闌干四繞,聽折柳徘徊,數聲終拍。
寒燈陋館,最感平陽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盡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覺龍吟萬壑天籟息。
|
|
月下笛(越調)解釋: 《月下笛(越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雨停止,涼爽的月亮透亮。水面上的光芒映照著美麗的玉璧。誰知道我內心的怨恨被壓抑了多久。我靜靜地倚在官橋上吹著笛子。映照在宮墻上,風中的樹葉翻飛不定。這高雅的曲調只有少數人能夠欣賞到。我想起了開元時期的舊譜,柯亭留下的音韻,它們都傳達著我內心的感受。站在欄桿旁,聽著折柳的聲音徘徊,數聲音響過后停止了。在寒冷的燈光中,我感受到了最深刻的孤獨。夜色沉沉,雁鳴聲非常悲涼,片云都卷走了清晨的露珠。我的心黯然失色,只覺得龍吟聲在萬壑間回蕩,宛如天籟。
詩意:
《月下笛(越調)》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詩人在靜謐的月夜中吹奏笛子,傾訴內心的情感。詩中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怨恨,他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了笛聲之中。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時光,思念著已逝的歲月和美好的舊譜。整首詩透露出憂傷和離愁,但也展示了詩人對音樂的熱愛和表達情感的渴望。
賞析:
《月下笛(越調)》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音樂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小雨停歇后的寧靜夜晚,月亮透過云層照耀在水面上,創造出一幅靜謐而美麗的畫面。詩人借助笛聲,將自己的情感和怨恨融入其中,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痛苦和孤獨。
詩中提到了開元時期的舊譜和柯亭的音韻,這些細節展示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詩人站在官橋上吹笛,靜倚在那里,展示了他對音樂的專注和投入。詩末的龍吟聲在萬壑間回蕩,給人以壯闊的想象和無限遐想。整首詩以細膩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