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奴兒 / 作者:周邦彥 |
葉底尋花春欲暮。
折遍柔枝,滿手真珠露。
不見舊人空舊處。
對花惹起愁無數。
卻倚闌干吹柳絮。
粉蝶多情,飛上釵頭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
芳時爭肯拋人去。
|
|
丑奴兒解釋: 《丑奴兒》是宋代詩人周邦彥所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葉底尋花春欲暮。
折遍柔枝,滿手真珠露。
不見舊人空舊處。
對花惹起愁無數。
卻倚闌干吹柳絮。
粉蝶多情,飛上釵頭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
芳時爭肯拋人去。
譯文:
在葉底尋找花朵的時候,春天已經接近黃昏。
摘下了柔軟的花枝,手上滿是像珍珠般的露水。
不見往日的人,只有空舊的場所。
面對花朵,引發了無數的憂愁。
倚著門扇吹著柳絮。
粉色的蝴蝶多情,停在了發簪上。
若是讓我的心靈如同蝶羽一般飛舞。
在如此美好的時光里,又怎能舍棄彼此呢。
詩意和賞析:
《丑奴兒》這首詩以尋花、失人和愁緒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在春日的傍晚尋找花朵,但時間已經不多,春天即將過去。通過葉底尋花的描寫,詩人展現了對美麗事物的熱愛和追求。折下柔軟的花枝,手上沾滿了珍珠般的露水,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感悟和表達。
然而,詩中的景象與往日的人卻無法相遇,空舊的處所中只有詩人孤獨地徘徊。這種對過去的懷念和寂寞的描繪,增加了詩的憂愁色彩。
面對花朵,詩人的愁緒愈發抬頭,引發了無數的憂愁。這里的花成為了詩人內心情感的催化劑,勾起了他對往事的思念和對失去的人的思念之情。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倚著門扇吹著柳絮,表現出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最后兩句,詩人以粉色的蝴蝶比喻自己,表達了自己的多情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人希望自己的心靈能夠像蝶羽一樣自由地飛舞,不愿意放棄這樣美好的時光。
《丑奴兒》通過對花朵、失人和愁緒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往事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和情感表達,使詩意更加深刻動人,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