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奴兒 / 作者:周邦彥 |
香梅開后風傳信,繡戶先知。
霧濕羅衣。
冷艷須攀最遠枝。
高歌羌管吹遙夜,看即分披。
已恨來遲。
不見娉婷帶雪時。
|
|
丑奴兒解釋: 《丑奴兒》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香梅開放后,風將消息傳來,
繡戶先知,迷霧濕透了羅衣。
冷艷的花朵必須攀爬到最高的樹枝。
高聲歌唱羌管吹奏在遙遠的夜晚,
看著它們分開并展開。
我已經(jīng)為此感到遺憾,
未能在娉婷的腰間看到雪花飄舞的時刻。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春天中的景象和情感為主題。詩人通過描繪香梅花開放和風傳遞消息的情景,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詩中的霧靄和濕透的羅衣形象化地描繪了春天的濕潤和寒冷。詩人通過描述冷艷的花朵攀爬枝頭,表達了追求美好的愿望和努力。羌管吹奏和夜晚的遙遠景象構建了一種寧靜而遙遠的氛圍,詩人用高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豪情。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遺憾,他希望能夠早些見到娉婷的形象,感受到雪花飄舞的美麗時刻。
賞析:
《丑奴兒》以細膩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遺憾之情。詩人運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將香梅花的開放、風的傳遞、霧的濕潤等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色中。詩人通過對冷艷花朵攀爬高枝的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奮斗態(tài)度。羌管吹奏和夜晚的遙遠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遙遠的感覺,增強了詩中情感的獨特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遺憾,希望能夠早些見到娉婷的形象,感受到雪花飄舞的美麗時刻,流露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珍惜。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使讀者沉浸在對春天和美好的向往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