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相思(閨怨) / 作者:周邦彥 |
馬如飛。
歸未歸。
誰在河橋見別離。
修楊委地垂。
掩面啼。
人怎知。
桃李成陰鶯哺兒。
閑行春盡時。
|
|
長相思(閨怨)解釋: 《長相思(閨怨)》是宋代文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馬如飛。歸未歸。
誰在河橋見別離。
修楊委地垂。掩面啼。
人怎知。桃李成陰鶯哺兒。
閑行春盡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思念之情,描繪了一個女子在臨別時的離愁之感。詩中通過描寫孤獨的歸途、悲傷的情緒以及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將作者內心的思念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詩詞開篇便以“馬如飛。歸未歸。”來形容歸途匆匆,表現出女子離別時的匆忙和不舍。接下來的兩句“誰在河橋見別離。修楊委地垂。掩面啼。”刻畫了女子在河橋上與愛人分別時的悲傷情景,修長的柳枝垂下,掩面痛哭,流露出她內心的孤獨和傷感。
接著詩詞轉折,以“人怎知。”開頭,表達了女子心中的苦悶和無處傾訴的無奈。接下來的兩句“桃李成陰鶯哺兒。閑行春盡時。”則描繪了時光的流轉和春天的消逝,暗示了離別的時間已經過去,但思念之情依然無法消散。桃李花開時,鶯兒孵育雛鳥,而女子卻孤獨地閑步,暗示著她在思念中度過了一個孤獨而漫長的春天。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深切思念之情。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表達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詞給人一種深沉而悲涼的美感,體現了宋代文人獨特的離愁別緒和對人情世故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