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是出自《白居易》創作的“贈楊使君”,總共“4”句,當前“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是出自第1句。
“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解釋: 您的引用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見贈》。這是一首著名的酬唱詩。 首先看這兩句:“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翻譯成現代漢語: 曾經感嘆被流放與友人楊束一起到了巴蜀(今天的四川一帶)這個地方,相似的經歷讓我們感慨。 但是現在,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即使我們身處異地,將來還能回到我們的故鄉洛陽。 創作背景:這是白居易在唐宗李世民去世后,因政治上的失意和流放生活的艱辛而寫的一首詩。詩歌中既有對過去政治生活的感嘆,又有對未來回歸的期待。 評價:這兩句詩生動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經歷相同境遇時的心境變化,以及他對未來歸鄉的期盼。同時,也反映了白居易詩歌在表達個人情感和哲理方面具有較強的真實性。
查看完整“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曾嗟放逐同巴峽,且喜歸還會洛陽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