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清都(中呂) / 作者:周邦彥 |
地僻無鐘鼓。
殘燈滅,夜長人倦難度。
寒吹斷梗,風翻暗雪,灑窗填戶。
賓鴻謾說傳書,算過盡、千儔萬侶。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極須賦。
凄涼病損文園,徽弦乍拂,音韻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夢魂飛去。
秋霜半入清鏡,嘆帶眼、都移舊處。
更久長、不見文君,歸時認否。
|
|
宴清都(中呂)解釋: 《宴清都(中呂)》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地僻無鐘鼓。
殘燈滅,夜長人倦難度。
寒吹斷梗,風翻暗雪,灑窗填戶。
賓鴻謾說傳書,算過盡、千儔萬侶。
始信得、庾信愁多,江淹恨極須賦。
在清幽的地方缺乏鐘鼓的聲音。
殘燈漸漸熄滅,夜晚漫長而人們疲倦難安。
寒風吹斷枯草,風吹亂了暗淡的雪花,灑滿了窗戶。
賓客們嘲笑我傳遞書信的方式,他們以為我已經嘗試過各種方法,與千千萬萬的朋友相比。
我開始相信庾信的憂愁是真實存在的,江淹的悔恨也需要用文字來表達。
凄涼病損文園,
徽弦乍拂,音韻先苦。
淮山夜月,金城暮草,夢魂飛去。
秋霜半入清鏡,
嘆帶眼、都移舊處。
更久長、不見文君,歸時認否。
文園荒涼、病態,沒有了昔日的繁榮。
琵琶弦突然撥動,音樂的聲音變得苦澀。
淮山夜晚的月光下,金城上的草已經枯黃,我的夢魂飛離了。
秋霜已經滲入了清鏡之中,
我嘆息著,帶著眼淚,離開了曾經居住的地方。
時間已經過去很久,我無法再見到我的文君,當我回來的時候,是否還能認出她呢?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凄涼的場景,詩人置身于清幽之地,沒有鐘鼓的聲音,夜晚漫長而令人疲倦。詩中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憂愁,他用庾信和江淹作為自己的寄托,表明自己也有著類似的情感。同時,詩人以凄涼的文園、寒冷的風雪和離別的思念作為意象,展現了他內心的痛苦和迷茫。整首詩詞以秋季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往事的回憶。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詩人的心境和對生活的獨特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