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高平暮秋餞別) / 作者:周邦彥 |
郊原雨過金英秀。
風掃霜威寒入袖。
感君一曲斷腸歌,勸我十分和淚酒。
古道塵清榆柳瘦。
系馬郵亭人散后。
今宵燈盡酒醒時,可惜朱顏成皓首。
|
|
木蘭花(高平暮秋餞別)解釋: 《木蘭花(高平暮秋餞別)》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郊原雨過金英秀。
大雨過后,郊野上的金色菊花顯得格外嬌艷秀麗。
風掃霜威寒入袖。
寒風帶著霜霉的威嚴吹入衣袖,使人感到寒冷刺骨。
感君一曲斷腸歌,勸我十分和淚酒。
我被你那悲涼動人的歌聲所感動,你勸我喝下心碎的淚水,讓我盡情地傾訴悲傷。
古道塵清榆柳瘦。
古老的道路上塵土洗凈,榆樹和柳樹因為秋天的凋零而變得瘦弱。
系馬郵亭人散后。
在驛站系馬的人們已經散去,只剩下孤寂的驛站。
今宵燈盡酒醒時,可惜朱顏成皓首。
今夜燈火漸盡,酒醒之際,可惜美麗的容顏已經變得蒼白,如同白發蒼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繪,表達了離別之情和歲月的無情。
詩中以郊原的金英花、風雨交加的景象,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變幻。同時,作者通過描述寒風入袖,傳達了寒冷和凄涼的感覺,與后文的斷腸歌相呼應。
詩的中間部分,作者表達了對別離的傷感。他感嘆君的歌聲讓他心碎,卻也接受了對別離的痛苦,用淚水和酒來宣泄內心的悲傷。
后半部分的描寫,通過古道塵清、榆柳凋零的形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驛站人散、燈盡酒醒的情景,暗示了時光流逝、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朱顏不再的遺憾。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情感的抒發,展示了離別和時光流轉的主題,以及人生易逝的哀婉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詩詞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受,讓讀者對人生的無常和離愁別緒產生共鳴。 |
|